最新消息
 
首 页 > 新闻动态 > 最新消息 >
最新消息

郑海燕:十年两度歌香港

 十年前,她代表深圳在央视演唱《祝福香港》,在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在央视7月1日举办的大型庆祝晚会上,她将再次代表深圳演唱主题曲《花开正十年》
        郑海燕:十年两度歌香港
        她从小就喜欢唱歌,人称“小百灵”。1995年,梦想驱使她来到深圳,她因面目清秀、演唱成绩骄人曾经被誉为“小彭丽媛”。之后,在香港回归的时候,年仅20多岁的她代表深圳在央视演唱《祝福香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0年过去,她似乎淡出了公众的视线。就在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在央视7月1日举办的大型庆祝晚会上,她将再次代表深圳与著名歌唱家戴玉强等联手演唱主题曲《花开正十年》。她就是郑海燕,一名把唱歌当成自己生命的人,也是一名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训练成歌唱家的传奇女子。6月27日,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她。
        两度歌唱《祝福香港》
        记者: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你在央视以一曲《祝福香港》一举成名;1999年,为纪念澳门回归倒计时一百天而举办的“迎接1999年澳门回归大型演唱会”,你又代表深圳唱出了《祝福澳门》,作为一名深圳青年歌唱家,你如何获得了这样的机会和荣誉呢?
        郑海燕:我非常喜欢唱歌。我15岁就以湖南省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19岁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衡阳歌舞团开始登台演唱。有一次来深圳演唱,爱上了这块热土。1995年,我在深圳“春之声”杯歌手大赛中摘得民族组桂冠,同年又获深圳市“荔枝杯”歌手大赛最具风采奖。1996年春节,我演唱的《深圳是我家》曾经得到著名作曲家王佑贵老师的称许。1997年,我代表深圳参加全国城市歌手邀请赛,再次揽得民族唱法银奖,成为大赛最年轻的获奖歌手,开始有了一些名气。也许是深圳人的原因,我对香港回归的喜悦心情有更直接的体验,因此唱得很投入。
        记者:能不能谈谈当年演唱《祝福香港》的情况?
        郑海燕:《祝福香港》是由著名词作家田地、著名作曲家王佑贵联合创作的。他们在1983年就合作创作过《大学生之歌》。南下深圳后,他们创作了《深圳湾情歌》等20多首反映深圳特区多层面生活的歌曲,很有影响。他们共有的无时不在流淌的民族情怀、对土地、大自然的炽热情感,使两人在词曲创作中水乳交融。尤其是王佑贵,他创作的《春天的故事》、《我属于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王佑贵说,他是在东莞的金湖酒店创作《祝福香港》的,当时他感觉歌词的意境令他很神往,而且觉得写《我属于中国》时的情感积淀还在心中涌动,很想一吐为快,仅用了几分钟就写成了。《祝福香港》写得真挚、真情、真切,从首句“你听到我的祝福了吗”开始,就细腻地传递出词的含义,100多年系之心中的牵挂,100多年从未停止的问候贯穿始终,整个旋律回肠荡气、隽永深长。《祝福香港》在民歌的基础上融入了城市民谣,既通俗、又现代。我读到这首歌后,歌曲深挚的内涵深深感动了我。央视决定把这首歌拍成MTV,并选择由我演唱,作为深圳人我觉得十分荣幸。
        立志培训大众歌唱家
        记者:1999年,为纪念澳门回归倒计时100天,在首都体育馆举办了“迎接1999年澳门回归大型演唱会”,你代表深圳以一首《祝福澳门》在同台演出的众多港澳台和内地超级明星中露出熠熠星光。此前,太平洋影音艺术公司为迎接新世纪的来临,为你和宋祖英、阎维文等著名歌唱家编辑出版了中国歌唱家迎接新世纪的世纪新歌《共创美好明天》的CD碟和盒带,还推出过自己的第二部MTV《天地爱》,在各地电视台和有线电视网播出。但你的歌唱事业似乎突然中止了。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郑海燕:因为演出频繁过于劳累,导致声带滋生血管瘤,我“失音”了!1999年,经过几位音乐前辈的介绍,我在北京有幸认识了中央音乐学院嗓音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唯一的艺术嗓音医学硕士韩丽艳。通过韩丽艳的推介,我来到当时的北京声乐科学研究所拜“咽音练声法”第一代传人钟振发先生为师。一年后,我不仅治愈了嗓音疾患,还完成了声乐硕士学业,并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独唱音乐会。
        此后,我致力于推广“咽音练声法,倡导成立了迄今国内唯一一所嗓音科学研究机构—深圳卓越嗓音科学研究所,成为继钟振发教授之后的“咽音练声法”第二代传人。今年底,我将正式出版《大众咽音教程》,就是以最浅显的方式推行“咽音练声法”。就我个人来说,我自己的嗓音已经完全恢复,因此我才有机会重新代表深圳与著名歌唱家戴玉强等人在中央电视台联手演唱主题曲《花开正十年》,而且,明年奥运会我也被邀请参加明星团主题曲演唱。我希望我的歌声为深圳带来荣誉,我更希望推行“咽音练声法”可以造就更多的歌唱家,实现人们唱歌的梦想。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客服中心  |  听音乐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4 The National Teenage Musi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青少年音乐网 版权所有 策划/设计:多能技术  粤ICP备2023114149号
  • 站内搜索